今天邀請教育部高教司,報告「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條例」的細節,雖然是本次只有試點鬆綁,但在特殊入學、跳級、專業碩士、外籍專業教授上,聽到了令人興奮的發展,未來資質優異和專業人才,或許將因這些鬆綁而有了更多機會,更有機會因為外籍教授的來台而開啟學生國際視野。
我也非常在意的衍生企業,也在本次條例中,得到大幅度的鬆綁,我想台灣被埋沒在校園的技術與人才,終於有了全新的機會。
然而也在其中,終於聽到對大學退場的正式做法,像是用地變更和優退,勞保年資保障和信託資產,但我也還是要說,當一個大學已無法實現教育目的,我們不能還如此放任,我們必須有更嚴格的做法,真正來解決問題。
這個創新轉型條例,的確在人才遴選和育才上有了明顯想法上的進步,也看出教育部終於正視退場問題,但我還是準備了幾點建議給高教司:
.
.
1.台灣高等教育也應該考量技專院校的發展,技職教育長年追求學術而忘了技術培育,也應該在轉型的行列之中,明確加註在本次的條例中
2.對外籍教師和專業人才訂出明確薪資規範,並提升國內優秀教師的薪資水平,讓人才來到台灣、留在台灣
3.很多劣質的校園不必再對其如此寬容,讓其破產,不要用納稅人的錢去協助
4.開啟企業認養退場學校,實質納入產業需求,讓企業培育出真正需要的人才
5.藝術、體育、技術等非學術型大學,應有新的評鑑制度,用學術論文等方式,只是忽視這些大學的努力
.
.
以上幾點,教育部也將納入考量,這些建言需要被實現,我不論在哪個委員會,都會持續關注這些教育議題,希望台灣的教育可以因為我的努力而不同!